2021的疫情来了,郑州人不出远门,还能去哪儿玩?

发表时间:2021/01/07 21:46:43  作者:素素  浏览次数:2056  

2021的疫情来了郑州人不出远门,还能去哪儿玩郑州航空货运

我们可以一路向北。
那里有石碾,麦垛,晒谷场。
有戏台、茶楼、小池塘。
几百年的老院子,屋檐下窗棂边,木雕的花朵繁复如锦。
青石条的老街上,琳琅满目的枣糕、石子馍、鸡蛋灌油条、蘸水面、酸辣粉儿……烟火气和香气勾住了你的眼。
不过三四十分钟的距离,你却像回到了梦里家园。

这个地方叫同盟古镇袁家村。

没错,就是师出陕西咸阳那个一年接待800多万人次、被称为“中国最佳旅游项目”的袁家村。不同的是,它扎根黄河之北,揣着中原大地的文化内核。

同盟古镇袁家村


河南袁家村的具体位置,在黄河北的同盟古镇,平原新区和获嘉交界的地方。市内开车到古镇,也就三四十分钟的时间。

9月中旬的一天,早上九点,我们一行人在中州大道东风路口集合,一路向北,不到十点就到了。

远远看去,一大片高低错落气象万千的老宅,这就是同盟古镇袁家村了。


两个负责人在门口接上了我们。
整个团队两年多的时间,在这里摸爬滚打、风吹日晒。村里的一草一木,甚至每一块砖瓦、每一扇门窗,他们都能说出来历。

负责人介绍说,袁家村之所以选择在黄河北的同盟古镇,是有原因的。

同盟古镇的历史,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。相传周武王伐纣,八百诸侯在此地会盟。捧土誓天,遂有了当地的同盟山。

同盟古镇所在的亢村镇府庄村,就是现在同盟古镇袁家村的具体位置。
府庄村原来叫双井村。据说明代村里出了个丁驸马。一年中秋佳节回乡省亲,公主不幸身亡。
皇帝大怒,派一个小王爷前来捉拿。但小王爷到这里了解到实情,有感于其中原委,谎称驸马潜逃,自己也一直在追杀。
小王爷后来在此地隐居,住宅以京城四合院的格式,经二纬五,动静参差,五行相生。
双井村遂改为王府庄,解放后更名为府庄村。

同盟古镇袁家村在这里扎下项目,古建筑和老院子也大都沿用了小王府的建筑形制,中路建筑高大,两边的翼楼稍低于上房。四院围合,雕梁画壁,动静分明。

“我们联手袁家村打造的这个有场景、有烟火的古镇,就是要把厚重的历史,变成具体可感的生活方式,变成一个活态的中原文化发生地。”

活态的中原文化,一定是厚重而不沉重的。

就如同我们面前的这个山门。砖木结构,飞檐斗拱。负责人说,这座明清古牌坊的门楼,已经有三百年历史了。“每一块木头都是从民间收来,又一块块儿整体打包运到同盟古镇,重新组装而成的。”



还比如我们脚下的石条小路,就来自山区的老村子。
路旁的大树,是翻山越岭从山里一棵棵挑出来的。



“为了保证生态的完整,我们移树的时候,甚至连树上的鸟窝都一块儿保留,挪过来了。”



沿着老青石条的小路往前走。左手是个小池塘,蒲草浮萍间,隐约可见几朵粉色的荷花。



右手是层层的梯田。低处绿蓬蓬的是红薯,中间嘟嘟噜噜的是芝麻。高处的向日葵,一片一片黄灿灿的,跟小太阳一样。



梯田的下面,是个晒谷场,场院里几个圆圆的麦秸垛。瞬间让人想起小时候,在姥姥家的场院里跟小伙伴捉迷藏,最后在麦秸垛里睡着了的糗事。
这,分明就是只有在梦里才能重逢的故园老家啊。


走过那条开满格桑花的小路,眼前突然出现一座高大的古建筑。



这座木质为主的老房子,就是明代李氏古宅100%的复原。




明代人口大迁徙,从山西洪洞县迁徙的李氏家族,并没有向北“走西口”,而是南下中原,行至河南获嘉县落户。



整体拆分打包,又重新安装的李氏古宅,现在是同盟古镇的农副产品中央仓。



在这里他们推着小车、挑着担子,把河南和江南的粮食运往北部边镇,发迹后,在古镇造了一座山西风格的家族豪宅。



高大的古屋里,货架上、箩筐里,是袁家村自己现榨的小磨油、菜籽油,现磨的面粉、豆腐、辣子,以及现打的粉条和现酿的白酒、香醋……





“每天早上商户统一领取原材料,使用完再随时增补,到了晚上,所有已经使用过的半成品都要回收到中央仓,确保出街的食品都是现做现卖,新鲜不隔夜。”



跨过老屋的高门槛,眼前豁然开朗,一条石板的长街蜿蜒向北。路两边是各种各样的店铺,人声鼎沸,烟火十足。





榨油坊的木锤嗵嗵作响。酒坊醋坊的香味,隔老远就钻进了鼻孔。辣子坊的红辣椒密密麻麻从屋顶垂到墙上,石磨盘里流淌得红锦一般。



豆腐坊的豆腐热腾腾白嫩嫩地出锅了,那豆香气引诱得人口水顿生,恨不能抓起来吃一块才能过瘾。



同盟古镇袁家村的这条美食街,前半部分是辣子、油、醋、酒、面粉和粉条、豆腐、腐竹、酸奶、酱菜10个作坊。





作坊前头是销售加老式工艺体验,后院是标准化的生产工厂。

这样现做现卖的方式,首先是保证了食材的新鲜安全,建立了可以溯源的诚信经营体系。



“米面粮油等主要食材,都是基地加工,每日按需发放。其他青菜肉蛋,也都有稳定的基地和可靠的供应商,是可以安全溯源的。”



也是想让更多人了解,在没有机器之前,面粉、油、粉条、豆腐、以及酒和醋,这些中国人生活里少不了的东西,都是怎么做出来的。




“我们就是想用这种原汁原味的朴素做法,让现代的都市人重新品尝到心心念念的老家味道。让更多的人了解农耕文明社会里,我们老祖宗的生存哲学和文化精髓。”


沿着老街往里走,后面是琳琅满目的特色美食。



蘸水面、石子馍、蓼花糖,酸辣粉;鸡蛋灌油条、肉夹馍、枣糕、菊花酱……数都数不过来的各色刚出锅的小吃,热腾腾香喷喷,鲜亮诱人,活色生香。


街上还有酸奶铺子呢。43度恒温发酵,手工制作,每日限量供应,吃起来冰爽滑润。

不光是好吃的。在这条街上,你可以听听戏。千秋台上锣鼓一响,忠义奸佞悲欢离合就开始上演。



你可以去文昌阁旁的书店里看看书。
也可以去前面的关公祠里上柱香。即使时代更迭,到了互联网无所不能的现在,忠义仍是不变的美德。渺小如你我,面对无常,心存敬畏终归没错。



走累了,你还可以上茶楼喝杯茶。多少年前,武王伐纣,八百诸侯捧土会盟,都是在你脚下的这片三棵树广场。



坐在窗边,看白云苍狗,风流云散。只有屋檐下的马灯,在风里轻轻摇曳。





这一条街走下来,就到了吃午饭的时候。
陪同我们的项目负责人说,咱们去院子里吃饭吧。
在同盟古镇袁家村,特色的中原老院子有十多座。
比如秦家大院、马氏庄园、李氏老宅、北朱村院子、康百万四合院、民国老院子、北宋官窑等等。



都是北方常见的砖木结构,有精美繁复的花纹木雕。如云似锦,那是层层叠叠的故事和光阴的模样。

“它们或100%复原,或1:1复制,才有了同盟古镇袁家村厚重但又不沉重的文化底蕴。”



我们吃饭的这家院子,是个普通的农家院。
推开油漆剥落的木门,吱呀一声,映入眼帘的是一架泼辣辣的凌霄。已经过中秋了,这绿蓬蓬的凌霄依然红花朵朵,开得不管不顾。



院子里一棵大槐树,槐荫下一个茅草亭。



亭子里有两张破旧的八仙桌,带提把儿的老茶壶泡出来的茉莉花茶,还是滚烫的。



中午的午饭,是典型的农家饭。
红烧鲤鱼、辣子鸡丁、酸辣小酥肉、素炒豆腐皮、手工捞面……都是常见的家常饭菜,可是盘子真大,味道也扎实。

尤其是那个酸汤小酥肉,酥肉比汤都多,吃得不亦乐乎的小伙伴们打趣:“主人真是太实在了!”



而为我们做饭的主人,就是这附近的村民。

他们用的是真材实料,有的是朴实的手艺,这诚信经营体系保障下的原汁原味,让城里人觉得很棒。


在袁家村,人是最好的风景,也是最美的烟火气儿。

他们不像其他景区里做生意的小商贩,而是把家都安在了这里。“家在哪儿,心就在哪儿。他心里安生,不浮躁,做出来的东西,自然会让人觉得舒服。”



这样的院子,让我想起建筑大师梁思成的故事。

有一年梁思成远赴美国拜访建筑大师赖特。赖特说:回去吧,最好的建筑理论在中国。

为什么这么说?就是因为中国的院子。

中国的建筑就像中国人的性格,它没有欧洲哥特、拜占庭式的尖顶的锐利。它是缓和而包容的。

中国人的空间,讲究天、地与四方的和谐。上有天,下有地,将无限的宇宙容纳于庭院中,这才是中国人的伦理精神。



就像我们现在,在同盟古镇袁家村的院子里喝茶。秋天的太阳是暖的,茅檐下穿堂而过的风是爽利的。

燥热褪去,心定神安。我想:有童年的田园,有舒服的老院儿,有家常的饭菜。这样的地方,带父母和孩子来住上几天,也挺好的。

查看评论[0]文章评论